2021年4月13日,來自巴納德學院、華盛頓大學、萊斯大學、約翰斯·霍布金斯大學的招生官們齊聚Tuesday Talk,通過網絡的方式為上海美達菲學校學子分享了申請過程中的寶貴經驗,更加強調了申請美本時“軟實力”的重要性。



上海美達菲學校

  在探索何為“軟實力”以及如何增強“軟實力”前,我們先要了解美國大學的錄取方式。上述幾所名校均采用"Holistic Admission",即“綜合評定”的錄取方式。那么,什么是“綜合評定”呢?

  何為“綜合評定”?

  “綜合評定”就如一塊大的拼圖,我們無法去定義其中的哪一塊是最好的。通常來說,我們注意到的是所有碎片整合在一起的完整性和協調性。因此,學校的招生官并不會因為一個學生的某一單項成績特別高,就對這名學生另眼相看;也不會因為他/她做了amazing的活動,就忽略這名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所以,學生在申請時,需要做到"show all parts of your identity",呈現出多樣化的自己。

  而美國大學的申請系統,例如common app,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多樣性的平臺。除了提交高中階段的成績單以及標準化考試材料之外,學生還需要提交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activity list(活動列表)、recommendation letter(推薦信)等材料。一些學校也會要求學生提交額外的essay來展現自己的特長、技能或對自己成長經歷的思考,以及why school、why major(為何選擇這所學校/這個專業的理由)。

  所有這些因素就像拼圖中的一塊塊碎片,拼起來才能較為完整地去呈現每一個獨特的個體。這就是大學所說的“holistic admission”。

  另外,對申請系統有了解的同學也一定發現了,學校通常會要求同學們的一些context(背景信息),如:受教育信息、家庭環境、父母職業、個人經歷等等。去年,受全球疫情影響,common app系統新增了一個單獨的部分,供學生陳述自己在疫情影響下的求學之路和個人獨特的經歷,讓學校有機會去更好地理解學生的一些變化和發生變化的原因。這些都是學校進行綜合評定的有效信息,也是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能夠使學校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一個獨特的個體。

  何為“軟實力”?

  理解何為“軟實力”之前,讓我們先來對比一下“硬實力”和“軟實力”。如圖所示,“硬實力”(hard skills)指的是最直觀的、可量化的因素,例如:學生的在校成績、標準化考試的成績、所獲的獎項、語言技能或其他方面的技能。而“軟實力”(soft skills),指的是學生在參加各項活動時自我的展現以及對周圍community的影響力。其中包含: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領導力、適應能力、意志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理心、時間管理技能、自控力、獨立自主的能力等等。

  在剛剛提到的holistic admission的概念中,“硬實力”占一部分,其余部分例如:個人陳述、活動列表、interview、essay等等,都是展現學生軟實力的渠道。在這些材料中,除了展現優異的成績和各種各樣的技能之外,學校最想了解的是你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之后會成為一個怎樣的學生,未來在學校會對學校、同學、以及身邊的community產生哪些影響,做出何種貢獻。這些都是學?粗氐摹败泴嵙Α。

  如何讓你脫穎而出?

  在凸顯自己的“軟實力”時,如何讓自己的活動列表脫穎而出呢?其實,能夠讓自己stand out的重要因素,并非參加了一個非!案叽笊稀钡纳鐖F,也不是去彰顯自己的summer program有多牛。招生官更想看到的是,你到底在這段經歷中學到了什么,是如何成長、反思自我的。

  因此,學生從現在開始,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也可以和老師、學校的counselor、或者是家人和身邊的朋友多交流,在探索“我是誰”這個終極命題的同時,發現自己的成長。

  最后,給同學們送上一句話:Be youself and make yourself unique!